
船舶机舱监测有了智慧“大脑”
近日,2015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江苏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刘维亭教授作为负责人研发的“基于云平台的船舶机舱监测智能报警分析系统”获得二等奖。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破了国外的长期技术垄断,促进了船舶设备国产化进程,对提升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备设计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现代造船业和航运业的蓬勃发展,船舶吨位越来越大,管理程度越来越复杂,使得轮机操作人员对机船监测报警分析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项目大的特点就是在船舶机舱设备运行监控平台上增加了云平台数据存储与共享,以及监测报警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等智能化监测功能,为船舶机舱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
据刘维亭介绍,通过这个智能系统,不仅可以在船舶客户端和网页上掌握机舱设备运行状况,而且可以实现船与船,船与岸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和计算,实现在线实时数据管理、智能故障诊断、报警等功能。其中,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可以同时对单个船舶机舱客户端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故障诊断,一旦发现异常就会报警提醒。更实用的是监测报警分析系统中有一个绿色能源管理模块,它会结合主机参数数据以及海军参数法,将主机油耗、主机功率、航速和排水量等联系起来,计算出船舶主机能效高时的优航速。这样一来,长距离出海远行中,就可以有效减少船舶能源的消耗,提高船舶营运经济效益,同时不需要改变船舶结构或额外增加设备,安全可靠,简易可行。
据了解,基于该项目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8项,成功申请软件著作权证书6项。目前项目的部分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江汽渡船、出口化学品船、出口冷冻渔船和公务船等常见船舶。截至2014年底,已在南京板桥汽渡、镇江镇扬汽渡、南通通沙汽渡等单位建造的80多艘船舶上成功应用,部分成果已经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并出口至其他国家。
- 上一篇:智能船舶先行者
- 下一篇:没有了;